现金买球APP 责任有限公司-
7月19日,普京抵达德黑兰,对伊朗开始了正式访问
7月19日,普京抵达德黑兰,对伊朗开始了正式访问。普京访问伊朗和拜登访问中东的时间如此贴近,总让人有一股针锋相对的即视感。
尤其是拜登在中东一事无成后,普京的到访就更有别样的意义了。
美俄的到访国家也很有意思,拜登来中东,到访的是以色列和沙特,以及巴勒斯坦,主要目的是从沙特手中要石油,稳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而普京到访的是和以色列、沙特矛盾都不小的伊朗,还要在伊朗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会晤,甚至还与沙特王储通了电话。
西方世界对这次出访的反应极大,牛津大学危机研究所所长马克·阿尔蒙德就为《每日邮报》撰文称: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德黑兰将给西方带来麻烦。
阿尔蒙德认为,普京会见土耳其和伊朗领导人后,世界将出现一个新的反西方联盟,对西方构成“比旧苏联集团更严重的威胁”。
在文中,阿尔蒙德说:“峰会是一个新出现的反西方、反民主联盟的展示,从东欧边缘延伸到南中国海,中间是俄罗斯母体。”同时也有西方分析者认为,这次出访意味着西方对俄罗斯孤立政策的完全失败。
就普京这次出访本身来看,这确实也是一件地缘政治上的大事,只不过这件事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网,捋清楚后也非常有意思。
俄罗斯与伊朗,都是常年受到西方排挤的石油主产国,也是同样受到美国高强度打压的国家,两国在商业与政治上的共同利益都是比较多的,站在一起也是理所当然的,两国的联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石油定价权,也可以影响美国对两国孤立政策的效果。
而沙特为首的欧佩克集团,是最重要的产油国组织,也是石油定价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这次俄乌冲突中为数不多的大赢家。沙特与美国是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关系,但是独立性较强;与以色列是互不对眼的关系,但是也暗中联合对付共同的敌人伊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沙特有阿拉伯人的立场,但也顾及自己的利益,不喜欢强出头;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沙特王储与普京有微妙的共识,至少在这波油价上涨中,欧佩克的表现惰性得让美国相当不快。
可以说沙特就是这整张关系网中联系起各方的那个最圆滑的国家。凭借对石油开采设备的最终决定权与军事力量的威慑,以及自身地缘政治价值,在中美俄这些大国以及中东盟友敌人之间斡旋腾转,目前处于谁都合作,但谁的队都不站的状态。
埃尔多安手下的土耳其也差不多是这种状态。虽然是北约成员国领导人,但埃尔多安从来不是一个听话的小弟,而是一个心中有大奥斯曼野心的强势领导人,近些年也靠着自身独特的地缘价值在欧洲、美国、俄罗斯、中东之间也是不断斡旋,以土耳其本身利益为根本缓缓扩张影响力,也是一个不愿意站队的。此番前往伊朗会见普京,也只是埃苏丹近年来分头下注的一部分。
在拜登的中东行中,拜登拒绝了以色列有关向伊朗强势施压的要求,和沙特闹了个没要到石油的僵局,中东地缘政治天平中,美国的力量正在下降,伊朗正处于四平八稳的状态,俄罗斯的到来,自然就是拨动天平平衡的手了。
目前俄罗斯在中东有影响力的范围不大,土耳其、沙特都是利字当头的塑料兄弟,俄罗斯如果衰败,这些国家当起墙头草绝不会犹豫,其他的国家除了伊朗尚算友好,就只有叙利亚这个比较稳定的势力影响范围了。
俄土伊三方会晤最终的共识就借叙利亚表现了出来,三方会晤最终达成了反对西方国家以及美国非法掠夺以及转移本应该属于叙利亚的石油收入的共识。
虽然句句都在说叙利亚,但是句句都在戳拜登的伤口,这份共识算是告诉屡次要求欧佩克增产无果的美国,中东国家的石油生产与石油利益应该由中东国家自己决定,中东国家不应该成为美国威慑下的资源殖民地。
这种共识也让人不由得怀疑,欧佩克在俄乌冲突后如此坚定地不增产,除了一些小默契以外,是否还与俄罗斯有更多的交流。
土耳其能掺和进这件事,并且达成共识,也是比较高调的。作为北约的欧洲军事支柱,土耳其在这趟俄乌冲突中表现得太突出了,又是协调俄罗斯粮食出口转运,又是给俄罗斯提供出口谈判平台,还前往伊朗这个国家和俄伊领导人达成这种共识,就土耳其的身份来说,与俄罗斯太过亲近。
这也难免西方学者会认为俄罗斯在组织规模庞大的反西方联盟,不过从现实来说,这种说法现在还是有故意夸大和扣帽子的嫌疑的。
首先上文已经捋清的关系里,除了叙利亚这个身不由己的,以及伊朗这个被逼到墙角的,其他都是相当圆滑、擅长斡旋的国家,参与到这场政治事件中,也都是利益所系,维系这些国家的关系相当薄弱,只是松散的利益共识联合而已,还谈不上什么联盟。
西方愿意用夸张的说法来形容,多半原因还是急了。普京出访中亚的时候,西方尚且有中亚是俄罗斯传统控制区的借口可说,而伊朗和土耳其掺和进去以后,这趟出访就真的意味着西方对俄罗斯的围堵政策完全失败了。这时候用夸张手法营造危机感,不过是稳定内部、鼓动西方联盟继续对抗俄罗斯罢了。
但现实是,欧洲依旧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中东产油国依旧在待价而沽,西方如果年内还解决不了能源问题,欧佩克国家还会在能源立场上与俄罗斯走的更近,一同割西方的韭菜,这场外交秀不仅仅是中东地缘地震,还是欧洲地缘战略选择的转折点。
不过这种对抗能走到何种地步,恐怕现在还无人能够估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与西方的攻守形势,已经在悄悄转变了。